懂项目策划及运营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商

029-86747077

西安 · 深圳 · 上海

互联网应用服务顾问

029-86747077 / 86747077

客户案例
2016-01-11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转型与挑战

“互联网+”:政策缘何出台?

      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0%,创6年新低;2014年度经济数据中,GDP增速7.4%,更创15年来的新低。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凸显的现实之下,产业结构升级难的这一痼疾却仍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钢铁、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转型迟迟难见成效。2014年《产业蓝皮书》的开篇就直指这样一个现实:“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中高端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爬坡积累的结构调整阵痛期。”①这段话隐含着中国经济在进入新常态之后,产业结构升级仍处于瓶颈期的客观事实。

“互联网+”:政策指向何方?

      当我们谈及“互联网+”,首先就需要明确互联网在政策和国家战略中所处的位置和“互联网+”的概念范畴。
      互联网,一次“根本创新”。每一次工业革命都需要并且以一个全新的“动力引擎”出现和全面投入使用为标志,而后其他的工业机器或各行业在与之适配的过程中被更新或是被重新创造。曼纽尔·卡斯特在他著名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谈及工业革命,他认为其核心部分在于“能源生产与分配的根本创新”。⑤他在书中引用技术史学者福布斯(R. J. Forbes)的观点:“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核心事实。”⑥所以,如果我们采取“动力引擎”这样一个比喻——它是相当范围内生产和生活赖以跃动的供血的心脏——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引擎就是蒸汽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引擎主要被上溯至电力;第三次科技革命则追溯至信息控制技术的应用。如果我们承认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那么它的动力引擎,则应该是互联网。纵观几次革命的动力引擎,通常它们都既是本身可高速增长的基础设施,同时又普遍用于生产和生活,对现有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均做出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改变。“蒸汽机的力量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依照所需要的力量创造出来。”⑦福布斯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日的互联网:互联网的力量可以在任何需要它的地方,依照所需要的力量创造出来。无论你意愿上是否需要,互联网就在那里,你不拥抱它,它也许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替代你,毁灭你。

“互联网+”:政策的潜在挑战

      “互联网+”既是现实,也是趋势。然而从概念走向实践,“互联网+”作为一项政策主要需解决三大问题。并且,随着互联网化的深入,在基础设施完善和健全的基础上,经济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第一个问题是产业融合的现实难题。目前,尽管互联网来势汹汹,但是互联网化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意味着消费概念大于发展实质,赚取眼球多过实际收益。新型服务业尚在探索之中,先行被“互联网+”黑洞卷入的数字媒体和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尚处于洗牌阶段。不确定性易成为第一重现实阻碍。尤其对于重工制造业而言,国有垄断部门的长期稳定状态很难突破体制惯性,进行真正的观念转型。所以,“互联网+”政策既需要舆论造势,又亟需为舆论填充真正充实的案例内容,即可以对企业家形成刺激的有力例证。

“互联网+”:转向信息方式的改革、开放与安全的三重诉求

      “互联网+”首先是一项符合未来趋势的产业政策,但是它并不会天然地走向成功。顺利推进“互联网+”政策,首先需要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满足硬条件的基础之上,在传统的经济方式之外,政府也需要习得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信息方式”转向。这样的转向内含着巨大的观念转型力量,它要求政府必须从全局式的“监护人”走向法制化的治理者角色。在“互联网+”的语境之下,政府需要将注意力着重放在社会力量难以真正推动和促进的重量级制造业部门上。一方面用政府的指导力量推动改革,一方面促发市场导向,引入互联网这一动力引擎进行双重变奏,进行产业改造和权力置换。

 

该资料由西安APP开发网络公司整理,更多西安网站建设、西安APP开发、西安微信托管与西安电商运营

详情了解咨询http://xinkaitian.xazbwl.com或者百度一下:西安高端网站制作



我们能给的,远比您想的更多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x7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